2月24日,北京市延庆区民政局召开“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推进会,从即日起在延庆将在18个乡镇街道同步推广精准助老服务模式,引导农村爱心力量为空困难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今年以来,延庆区民政局在全局范围内展开对2017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及北京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研讨。切实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全面改善民政服务供给,发挥民生保障作用,着力解决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精准定位 直面农村居家养老难题
延庆山区面积占72.8%,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占全区空巢老人的73%,农村空巢老人普遍面临经济收入少、生活照料难、精神慰藉少、不离家不离土观念浓厚等问题。
为此,延庆区民政局将养老工作精准定位于重点解决农村地区的居家养老难题。积极培育、引导和支持区慈善协会、乡镇志愿服务队联合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探索农村地区居家养老新模式。将农村爱心力量参与农村地区精准助老服务的模式在全区进行推广,努力实现农村困境老人生活困难有人帮,寂寞孤单有人暖。
精准助老 帮助最需要关爱的老人
精准识别服务对象是精准助老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延庆区民政局发挥兜底保障职能,精准帮扶无儿无女、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生活确有困难的高龄空巢特困老人。
旧县镇缙慈志愿服务队队长王连月说,“我们要帮助的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老人。”旧县镇缙慈志愿服务队目前正在为80户困境老人提供助老服务。
在摸排统计需要服务对象的工作中,为了保证服务对象的准确性,旧县镇要求老人必须来自低保、五保、低收入这样的困难家庭,除此之外,还要深入了解困难老人的生活情况。挨村挨家,走街串户,详细了解老人家中的困难情况和生活状态。
精准服务 帮扶困难老人的生活之需
除了常规性的志愿服务之外,志愿者还根据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从老人的需求出发,自发增加了很多贴心服务。大庄科乡思语志愿服务队队长高稳荣关心地说:“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为老人干什么。”
平日里,志愿者们经常探望老人,带生病老人去医院看病拿药,随叫随到。此外,志愿者还帮困难老人做一些农活,解决一些老人生活中的困难。志愿者切实发挥应急转移安置的作用,曾在6·29风雹、7·20特大暴雨中,及时转移安置老人、清理水道、修葺危房,时刻关心老人的安危冷暖。
高稳荣曾经深情地对老人说,“是您看着我们长大,我们要守着您变老。”浓浓的乡情,正是精准助老如此到位、志愿助老服务如此有动力的根源。
精准培育 为志愿服务提供支持
有引领才有方向,延庆区民政局、延庆区慈善协会满怀深情和责任感,根据老人需求,根据志愿者需要,根据项目发展要求,有目的分阶段地尽最大努力为志愿服务提供精准的支持和引导。
为此,延庆为全区250名农村助老服务志愿者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志愿者撑起保护伞;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志愿者来为大家进行培训,提升农村志愿助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先后对118名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助老服务中。
延庆区精准助老将物质帮扶与精神慰藉并重,救助帮扶与自我发展并重。几个月来,200多名农村志愿者,为农村地区500余名困难老人提供亲人式的关怀与服务,解决了农村地区困境老人生活缺“助”、安全缺“护”、健康缺“管”、精神缺“慰”的问题,营造了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在农村地区打造出了一座座没有围墙的敬老院。